施工难点
中梁山“四层立交”隧道在国内尚属首例
川渝地区多溶洞地貌,成渝客专进入重庆后,又面临众多的煤矿、食盐采空区。在线路选择上,首先是尽量避免经过上述地段;其次,若必须途经溶洞地貌区时,因既有漏斗区地下水较少,线路尽量选取已经既有漏斗区;途经环境敏感区时,如何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这也是施工的一个重难点。
“成渝客专途经龙泉山花果山风景区时,环保部门专门组织研究,最终采取了最低影响的施工方式。”李先生说,成渝客专采用了新型的桥梁设计方式,讲究与环境融为一体,在蓝谷地附近将一座桥梁设计为假山,从永川城区经过时,采用声屏障,尽量降低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成渝客专要连接重庆西、重庆北、沙坪坝3个站,在中梁山隧道内,成渝客专与湘渝线、湘渝二线、渝黔隧道相交,因此形成了一个“四层立交”隧道。“虽然不像公路立交桥重叠那样,立体视觉感很强,但4条隧道重叠在同一个垂直切面上,在国内还是首例。”李先生说,中梁山隧道设计时速为250km/h。
此外,成渝客专沿线经济较发达,公路、铁路网稠密,成渝客专不可避免地与其交汇,单跨越老成渝高速就达7次,如何处理与现有路网的交汇,在施工上也是一个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