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古代成都人的中秋 月映锦城 秋意深深 情满中秋
2015-09-26 23:48:19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偷菜,其实只偷一种——瓜,又分为“偷”和“送”两个步骤。进入农历八月,成都周边的农村小伙子便在夜间出动了。他们在田间地头找到模样周正的瓜,便偷回去藏起来。到了中秋节这天晚上,则用红绸把瓜打扮起来,放在花团锦簇的彩亭之中,再敲锣打鼓送到渴望生儿子的亲友家里。而受瓜的家庭,则要备办酒席,款待送瓜者。瓜者,瓜瓞绵绵也。偷瓜,其实是一种祈求多子多福的习俗。正如成都竹枝词所言:“彩亭锣鼓送南瓜,送到人家一片哗。吃罢酒宴才散去,明年果否得娇娃?”

成都文人多,他们过中秋节,跟普通老百姓一样,照例宴饮、赏月、吃月饼。所不同的是,文人饮酒赏月,是跟吟诗作赋联系在一起的。古代成都文人中秋吟诗赏月,最重要的去处有三个:西园、大慈寺和散花楼。成都宋元时地方历史文献《岁华纪丽谱》称:“旧宴于西楼,望月于锦亭,今宴于大慈寺。”文中的“西楼”,指的是散花楼,它因大诗人李白的诗《登锦城散花楼》而名满天下——“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唐代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曾宴饮于散花楼,留下《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一诗,其宾客有多首和诗,写月色,写月下之景,写月夜相思,多有佳句,如西川观察判官张正一的“远水澄如练,孤鸿迥带霜”;王良会的“香霭烟岚色,飘摇砧柞声”;西川营田副使柳公绰的“万井金花肃,千林玉露浓”;崔备的“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

本文共10页 12345678910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中秋】新闻
月圆江油川藏风情 2015央视中秋晚会离成都市民仅160公里
古代成都人的中秋 月映锦城 秋意深深 情满中秋
[下篇文章] 三国英雄赵云 白马王子 智勇兼备
[上篇文章] 2015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 签订38个旅游合作项目 总金额达666亿元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