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四川省统计局调查农民工不愿“农转非”首因 城市生活成本高
2015-12-27 12:43:54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不少农民感觉城乡差距在缩小。彭山区凤鸣镇宝珠村1组的赵丽群,17岁进城打工,在一家仪器厂做检测工,28年来一直在农村和城市间穿梭,亲身感受农村一步步追赶着城市的脚步。“村里建了新农村聚居点,小卖部、健身器材都有。”让她感到骄傲的是,家里盖的一楼一底的房子,不比住在城里差。

一方面,农村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土地在农民心中的地位依然很重。王浩伦家3口人,有4亩丘陵地,都种上了枇杷、梨等果树。他的父母觉得村里也挺好,劝他回到身边,帮他盖新房,王浩伦犹豫不决。当问起愿不愿意拿村里的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他坚决地说:“不行。父母把土地看成自己的命根子。”

虽说一家四口能在城市团聚是张秀芬夫妇的梦想,但一说到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他们与王浩伦父母持有相同的看法:“留着农村那几亩地,进可攻,退可守。现在卖不了几个钱,万一哪天土地增值了呢?”

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在农民工不愿落户城市原因中,43.6%的受访者认为城市生活成本高;38.5%的受访者认为农村和城镇户口差别不大;37.8%的受访者想保留家中土地承包权,为自己留一条后路;33.7%的受访者觉得农村土地有较大增值潜力。

“除了个别试点地区外,目前农村人口还是家庭保障为主。对于他们来说,土地是家庭保障的重要基础,也是最后的防火墙。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农民工是不敢贸然放弃土地承包权的。” 四川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胡俊波说。

进城,还是返乡——

关注户籍背后的权益,共享城市公共服务,让农民工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

在胡俊波看来,农民工不愿“农转非”现象应理性看待。“对于部分农民工来说,可能目前还不具备落户城里的条件,也可能是外部政策还没做好准备,不应该强行推动市民化。”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王明峰
点击阅读更多【城镇化】新闻
四川省统计局调查农民工不愿“农转非”首因 城市生活成本高
四川省统计局调查农民工不愿“农转非”首因 城市生活成本高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成都面临双重机遇 四川5市10县开展省级海绵城市试点
青白江区弥牟镇深化改革 在城镇化进程中保障民生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 全面放开成都之外城镇落户限制
集约发展是关键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成都如何选择?
2015四川省城镇化工作会议 到2020年四川省城镇化率达54%左右
四川城镇化工作会确定棚户区改造等2015年重点工作
成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小规模 组团式 生态化
[下篇文章] 四川省图书馆解答读者六问:小朋友没有身份证怎么借书?
[上篇文章] 四川省图书馆新馆昨开馆 开馆第一天有不少市民前来阅读接待读者超1.3万人次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