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形布局:开通即成网
IT大道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呈“Y”形布局,起于西客站,终于郫县西站和红光站,全长39.04公里。其中,高架段约0.9公里,占2.3%;地面线约38.1公里,占97.7%;开通初期设站40座,近远期46座。据悉,该线路是成都首个“一起点两终点”的轨道交通项目。
西客站至郫县西站段,规划线路走向为西客站-西站一路-规划成黄路-IT大道-天润路-合作路-天映路-IT大道-南北大道-静园东路-德富大道-红展东路-郫温路-何公路-望丛中路-望丛西路-梨园路-横河路-郫县西站。线路全长27.17公里,开通初期站27座,近远期设站33座;平均站间距开通年为1.04公里,近远期为0.85公里。
新业路站至红光站段,规划线路走向为新业路-天河路-犀安路-校园路-犀团路-港通北三路-广场路-港泰大道-红光站。线路全长11.87公里,开通年设站13座,近远期无预留站;平均站间距均为0.91公里。
为什么要设置成“Y”字形?朱俊平指着线路图解释道:“在‘Y’左侧分布着华为等产业园区,在‘Y’的右侧分布着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院校,两边的客流需求都比较大。”正因为这种独特设计,所以该线路开通即形成网络化运行的格局:西客站-红光站、西客站-郫县西站、郫县西站-红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