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公安110迎来26岁的“生日”报杆体编号可定位报警人 天网探头实现可视化指挥
2016-01-10 14:57:4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开栏语

26年前,对外以颇具时代特点的110“警匪电话”为称呼,成都公安110在这座城市“呱呱坠地”。陪伴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成都公安110在成长中迎来了自己26岁的“生日”。从最初的几部电话、几个民警、电台呼叫,到今天的上百人专业团队、快速接处警、可视化指挥,成都公安110茁壮成长,走进每个市民的心里。26年间,从无名到知名,从单纯接受报警到集报警、求助、投诉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成都公安110从未间断对这座城市市民的服务。从今日起,本报记者将兵分几路,为读者讲述成都公安110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您可以了解26岁的成都公安110的成长变迁。

成长

26年前接警全靠询问

如今可准确定位报警人

回忆起最初的成都公安110,拥有20年丰富经验的成都公安110接处警大队副大队长黄静波脑海里浮现的是仅有几部电话、几个民警的小小值班室。“那个时候电话并不是特别普及,都是发案了才会接到报警电话,相比于现在,那时求助、咨询的人几乎没有,所以那时候的110也叫‘警匪电话’。”黄静波告诉记者,26年前的110接线员在接警后都是用纸笔进行记录,然后再通过电台呼叫的方式通知民警赶往进行处置,远没有现在的高科技和现代化。“有时候遇到报警人说方言或者有口音的,对报警地点、原因等关键信息的核实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从而影响接处警的效率。”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俸奎 李旻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公安】新闻
成都公安圆满完成2017成都国际马拉松安保任务
成都公安圆满完成2017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安保任务
成都公安: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用坚守付出确保城市安宁稳定
成都中心城区108个派出所提档升级 厚厚的卷宗变成光盘 刑事案件有了“电子档案”
成都中心城区108个派出所提档升级 厚厚的卷宗变成光盘 刑事案件有了“电子档案”
成都公安警务保障工作荣获公安部最高奖 深耕“210工程”改革发力让市民受益
成都公安警务保障工作荣获公安部最高奖 深耕“210工程”改革发力让市民受益
3年内成都公安将轮训700多名党支部书记、副书记
暑期撞上系统调试 成都公安办证中心“打拥堂”
成都公安110迎来26岁的“生日”报杆体编号可定位报警人 天网探头实现可视化指挥
[下篇文章]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新编大戏《传说陈麻婆》演绎川菜老字号
[上篇文章] 成都市卫计委对计生特殊家庭落实精准服务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