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公安110迎来26岁的“生日”报杆体编号可定位报警人 天网探头实现可视化指挥
2016-01-10 14:57:4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咽喉炎、耳朵幻听、半夜说梦话都在接警,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职业病”几乎在每个110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身上都发生过。24小时不间断地接警,高强度的工作让很多民警和文职人员都感觉很有压力。更让大家感到无奈的是,几百万条的接警量中,有超过一半数量的属于骚扰和误报,“半夜喝醉酒打骚扰电话的、误报的、还有让110帮忙送水的……”聊起这个话题,在110指挥中心工作20年的黄静波有些无奈,本来是护卫平安、接受求助的平台,却被一些缺乏公德、法律意识淡薄的人骚扰,其中的委屈和难受,只有110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才能体会。

虽然进行过整治,但无效报警仍然不可避免,几乎每一个接线员都遭遇过骚扰,一些反复打入的骚扰电话,不仅占用着宝贵的公共资源,而且有的骚扰电话还夹杂着不理解和谩骂,让接线员感到委屈和伤心。“大家对110的期望特别高,稍微感觉不满意,便在电话里发泄。”接线员陈婉露告诉记者,有的人一天打几百个骚扰电话,透过电波传来的不尊重,让每一个辛苦工作的接线员特别委屈。1个白班、1个夜班、1天培训,高强度的工作、没人知晓的误解、被骚扰而委屈,这就是成都公安110的真实工作生态,“但还是要坚持,因为这项工作也能帮助很多人。”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俸奎 李旻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公安】新闻
成都公安圆满完成2017成都国际马拉松安保任务
成都公安圆满完成2017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安保任务
成都公安: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用坚守付出确保城市安宁稳定
成都中心城区108个派出所提档升级 厚厚的卷宗变成光盘 刑事案件有了“电子档案”
成都中心城区108个派出所提档升级 厚厚的卷宗变成光盘 刑事案件有了“电子档案”
成都公安警务保障工作荣获公安部最高奖 深耕“210工程”改革发力让市民受益
成都公安警务保障工作荣获公安部最高奖 深耕“210工程”改革发力让市民受益
3年内成都公安将轮训700多名党支部书记、副书记
暑期撞上系统调试 成都公安办证中心“打拥堂”
成都公安110迎来26岁的“生日”报杆体编号可定位报警人 天网探头实现可视化指挥
[下篇文章]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新编大戏《传说陈麻婆》演绎川菜老字号
[上篇文章] 成都市卫计委对计生特殊家庭落实精准服务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