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劳动关系】
构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劳动合同用工及收入分配更加规范
数据点击:“十二五”期间,全市全部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3.5%,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覆盖率90.5%;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受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保持在97%,劳动保障“两网化”工作达标率保持100%。
据了解,过去五年,成都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效明显,在全国率先成为中心城区全部达标省级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城区城市,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实施规范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审批的规范性文件,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还被评为了全国首批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示范城市,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全市创建市级以上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商务园区)38个、和谐乡镇街道(社区)345个、和谐企业1457户、省级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城区、县(市)17个。
与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相得益彰的是,通过稳慎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都市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有序,收入分配体制机制也更加完善。据了解,“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51681元,较“十一五”末增长21166元;最低工资标准达到1500元和1380元,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650元和600元。
具体而言,五年以来,成都市初步建立了企业工资分配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了最低工资标准定期正常调整机制,同时,建立了工资支付保证金及应急周转金制度,制定出台了《成都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标准(试行)》,形成了工资集体协商分类指导、激励约束、服务监管和宣传引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