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真正的老式大茶馆,自辛亥革命之后,旗人的经济力量衰退,坐茶馆的人也日渐减少,因而老式大茶馆的生意也日渐清淡,逐渐剩下的都是一些小茶馆,也就是前面说到的“野茶馆”。这些通俗的小茶馆基本上还都保存了北京老式茶馆的风格,小的不到十张桌子,大的不过二十副座位,字号名称都是什么“四海轩”“三义轩”等等。这种茶馆的茶客不少都是劳动人民,有专作打小鼓和小贩生意的,他们每天都固定在某家茶馆休息、接谈,叫“口上”;有专作瓦木匠生意和供赶大车的车把式,这些人都利用茶馆,一边休息,一边聚集,通消息,谈生意,找活干等等。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谈笑风生,甚至争执得面红耳赤,他们在这里得到了放松,找到了一种最好的休息方式。茶馆的老板无论生客熟客,都是一样的周到热情,一边让座,一边招呼:“来壶‘高的’!”那边就有人提着大铜开水壶应声道:“来啦,您哪!”这就是当年真正北京老式茶馆招呼茶客的口吻,是茶馆中标准的京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