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投资是“三驾马车”之首,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特别强调了“解决好投资精准度和有效性的问题”。如何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引入民间资本需要注意什么?
周江:在去产能、去杠杆的背景下,为提升投资的有效性,投资应该主要投向“短板”。比如基础设施领域,应该主要投向城市设施的薄弱环节,比如交通、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短板。产业发展领域,应该主要投向培育新兴产业,以引导、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尤其要避免道路反复开挖这类低效、浪费的投资方向。
采用PPP等模式,放宽市场准入,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投资是件好事。要注意的是,民间资本投资必须保证投资方要有所收益,PPP模式大都是政府财政兜底,这就需要地方财政要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