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行道改造中,各种精细化的模式可见一斑,“为了让树池看上去美观,统一用了一种颜色做成方形树池;然后往玻钢隔栅的小孔里撒上草籽,使来年长出的草规范而整齐,同时也避免了裸土外露后的扬尘污染;为了让天空看起来更加空敞,我们在改造过程中,预铺了地下管道,让各种‘悬挂’空中的线缆纷纷下地;全面采用‘三防井盖’(防沉降、防盗、防噪)……”金牛区建设交通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其实道路黑化是一个综合提升工程,涉及很多方面的提升,街道的整体风貌得以提升,从而提升宜人宜居的城市品质,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憧憬
成都489条中小街道焕然一新
2015年,成都完成了120条中小道路的“黑化”维护工程,今年底,成都将一共完成489条中小道路的“黑化”。“路要是都变成有质感的沥青路,多像样。”出租车司机刘义得知成都很快将实现全市绝大部分路段“白加黑”,欣喜不已,“这样不仅没尘土,也不怕扰民了。”
市城管委市政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从2014年开始,每年分时分片对中心城区的中小街道路面进行“黑化”维护。并利用3年时间,即到今年年底,将成都市的道路黑化率提升到90%左右,“总面积将达到270万平方米。”据了解,过去两年,这项工作都列入了市政府年度为民办实事的民生目标,必须保质保量完成。
街道黑化,只是成都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缩影。它,正日益成为其他配套设施提档升级的契机,在筑牢成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硬件支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憧憬一下,当成都的489条中小街道都面貌焕然一新,中小街道与主街干道一样平整舒适,成都市民将拥有更好的出行环境:不管驾车还是步行,走到哪儿,你都能闻到“国际范儿”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