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韩包子“玉隆园”的好口碑 南打金街的美味包子
2016-01-30 22:19:27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玉隆园”的好口碑

旧时成都南打金街的“韩包子”,物美价廉,遐迩闻名,从早到晚,食客盈门。

要追溯这“韩包子”的历史,还得从民国三年(1914年)说起。那时,温江县金马河畔的苏家古渡乡场上,有一家小面馆,老板姓韩,名映斗。此人白案功夫颇为了得,服务殷勤周到,深得过往客商的称赞夸奖,口碑颇佳!近百年前的乡村古渡,还是画桥烟柳,垂杨飘拂,流水人家,阡陌纵横,绿畴万顷,景色秀丽!但美中不足的是人烟稀疏,他的手艺得不到充分施展,生意总是做不大,家中人口多,经常吃了上顿愁下顿。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他权衡再三,毅然决定背井离乡,挟技上省城一试身手,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饥饿线上闯出一条生路来。

1917年,韩映斗带着老婆儿子来到成都,在南打金街租了间铺面,请一位前清秀才写了块“玉隆园”面食店的招牌,正式开业。早堂卖汤圆、面条,午堂卖包子、水饺。其长子韩琢之,忠厚老实,吃苦耐劳,是他生意上的好帮手。次子韩文华,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当时年仅12岁,自幼聪明伶俐,又读过三年私塾,深得韩氏夫妻的喜爱。如此全家老少齐上阵,辛苦经营了三四年,加之店铺又临近商贾云集,政府机关密布的城守东大街、春熙路,口岸很好,人气鼎盛,慢慢地,“玉隆园”的包子在市民中赢得了好口碑,一传十,十传百,韩家店终于在省城站稳了脚跟。

1936年后,韩映斗、韩琢之先后辞世,“玉隆园”由韩文华独力支撑。当时,成都各大餐馆、小饭铺已有很多卖包子的,名目繁杂,品牌各异,各以其与众不同的特色去争取回头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韩文华,在继承父辈白案经验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独辟蹊径,尤讲究面食、馅料的调味和做功。经过多年的摸索改进,推出了“南虾包子”、“火腿包子”和“鲜肉包子”,名驰远近。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豫川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小吃】新闻
成都小吃界黑马点兵点将四川小吃集,2年布局360+店
成都小吃界黑马点兵点将四川小吃集,2年布局360+店
成都拟开展 “寻味成都小吃”系列活动 形成《寻味成都小吃图鉴》
成都韩包子“玉隆园”的好口碑 南打金街的美味包子
成都小吃一根面长达300米 刘建国绝技引爆全场
[下篇文章] 东方蜀中:以茶入诗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茶诗
[上篇文章] 花猫猫:津市牛肉粉名气大遍布全国各地 独爱一碗牛肉粉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