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展又一次成功地运用火攻。他把军队分为左右两翼,另派一些轻便小船携带易燃物品驶向张献忠船队,是时江风大作,小船很快引燃了张献忠的大船。由于岷江河道狭窄,张献忠的大船前后上千只首尾相衔,无法骤退,加上杨展部又从两岸用枪铳击打,张献忠的这只庞大船队,几乎被烧得一干二净,“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百,悉沉水底。”
张献忠率残部败回成都,他只得改走川北陆路。剩余的金银不便携带,为此,他招集大批工匠,在锦江上修筑了一条大堤,使得锦江断流。在断流的河道内,他下令挖了一些几丈深的洞穴,“将所余蜀府金银铸饼及瑶宝等物”沉入洞中并盖上土石。尔后,扒开大堤,锦江复流。如此一来,大量金银财宝都沉入江中。至于参与工程的匠人,悉数处死。张献忠的意思很明确,我带不走的,其他人也不要想得到。他把这种做法称为“锢金”。也就是说,不仅江口有张献忠沉银,成都的锦江,也有张献忠沉银。只是,江口沉银地点大体确切,锦江沉银却渺不可知。
张献忠的财富到底有多少?史书上的记载都是只言片语的模糊之词,比如《明史》说他沉入锦江的财富“金宝亿万计”。《蜀难纪实》记载他沉入岷江的财富:“累亿万,载盈百艘”。此前,有媒体引用专家的估算,说张献忠的财富约相当于现在30亿人民币。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粗略不可靠的推算,可能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
张献忠的财富从哪里来?考诸史料,发现有三个来源,其一是他攻城略地后从明政府的国库或是明朝藩王手里获取的,其二是从他占领的地盘上征收的,其三是从民间搜刮抢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