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报展示的部分设计作品中,设计三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用虚线表示‘直行待行区’,用箭头表示方向,这个设计看上去很清爽。”在看了报纸后,成都市民宁女士打来本报热线电话说,她觉得这个设计最合她的胃口。家住八宝街的市民刘先生说,在对比了4件设计后,他觉得设计一和设计三不错,相对于设计三,设计一提示性强,但有点复杂,而设计三简单易懂,让人一看就明白。
积极献言
如何通过路口更便捷
昨天是投稿的最后一天,但市民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通过拨打成都交警服务热线962122和本报热线电话962211,就设计“引导标识”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市民李先生说,在路口大家都习惯看红绿灯,把引导语放在红绿灯边上,利用倒计灯来进入“直行待行区”,引导语为蓝底白字,倒计时可根据路口长短来定。这样就避免了LED提示牌在边上看起不方便的问题,驾驶员只需要抬头看红绿灯就行了。市民郭先生的建议是在红绿灯周边用小的二极管灯泡围绕,遇到“直行待行区”,二极管显示绿灯亮,车辆就可以直接进入“直行待行区”,这样就很方便。
针对市民提出的这些意见和建议,交管部门表示都会认真进行研究讨论,让“引导标识”最大程度地方便市民的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