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间创出39项高端制造革新成果
工作第13个年头,就完成普通工人40年工作量
35岁前几乎拿遍我国航空工业所有技术奖项
4月28日上午9点,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液压件厂内,一群新员工围站在数控机床旁,参与定级考试。作为考试的出题人,张林很关注这些成飞“小鲜肉”的现场表现。
1981年从技校毕业进入成飞,到首批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张林在35年间创出39项高端制造革新成果,成为名副其实的“成飞车工第一刀”。
张林(右一)给工人们现场指导。(照片由中航工业成飞提供)
还有4年就要退休,对张林而言,现在最重要的,一是培养更多的接班人,二是给每台机器留点自己的“印记”。
在枯燥中寻找乐趣
1989年出生的苏旭斌,曾是成飞液压件厂一名数控机加工艺员。若论资排辈,张林算是他的“师爷”。在这个年轻人的心中,张师爷是绝对的偶像,“最神的地方在于,不管哪个环节出问题,他都能处理。”
一次,一架飞机在试验中出现抖动。专家团分析,问题源于空速管过长,需要将空速管截短。
空速管是飞机上极为重要的测量工具,它前端的小孔上安装有精密传感器,要用高精度机床加工。如果将空速管拆卸返工,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如果直接在飞机上进行加工操作,要保证加工精度,几乎不可想象。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提出:要不,让张林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