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乐舞的发展,不仅拓展了唐诗题材,开辟了唐诗的新境界,也对后世音乐舞蹈产生了深刻影响。汉唐乐舞有哪些特点?又散发着怎样的艺术魅力?今日上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邢小于将做客永陵博物馆永陵文化沙龙,为观众开讲《汉唐乐舞》,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一弹一唱、一钟一鼓,一颦一笑,一漫一舞……汉唐乐舞一直令人神往。当时的服饰是怎样的?乐舞的舞姿又是何等曼妙?这些疑问一直萦绕在不少舞蹈爱好者心中。“想感受原汁原味的汉唐乐舞,也许可以通过永陵二十四伎乐石刻雕像找到线索。”昨日,邢小于告诉记者,汉唐乐舞的旋律高亢悠扬,动作舒展流畅,服饰华丽多姿,堪称历代歌舞之最。盛唐时期,唐乐舞的兴盛正是对社会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一种完美写照。而五代十国时期的乐舞则延续了唐代时期的乐舞风格。“在中国古代,乐与舞从来就不是分开的,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有乐必有舞,有舞必有乐。”邢小于透露,今日,他将从汉唐乐舞的历史讲起,为观众详细解读永陵二十四伎乐中乐舞的魅力。中国传统舞蹈中为何会有水袖,舞者的旋转又代表了什么?邢小于将围绕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汉唐乐舞的发展,不仅对汉唐拓展了唐诗的题材,开辟了唐诗的新境界,也使大量乐舞诗成为唐代诗歌中一枝别具风姿的奇葩。为了让观众全方位地感受汉唐乐舞的魅力,此次永陵文化沙龙不单有学者邢小于进行汉唐乐舞的静态讲座,普及大唐乐舞知识,更邀请到了来自韩国的汉唐乐舞研究生,他们将身着花丝绸袍、花绸裤、敞领宽袖,配合着高昂轻快的乐曲,旋转回眸甩袖,为观众跳起韩国非遗传人代代相传下来的汉唐乐舞,再现汉唐乐舞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