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邛窑遗址保护规划》荣膺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金尊奖”
2016-05-23 11:56:33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记者从正在举行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颁奖典礼上获悉,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申报的《邛窑遗址保护规划》项目,昨日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此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申报的“虚拟考古体验馆”项目荣获“公共考古金镈奖”。

“此次《邛窑遗址保护规划》项目能够荣获金尊奖,一是邛窑遗址本身的重要性,二是该规划启动的时间早、意义大。”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汤诗伟告诉记者,邛窑创烧于南朝,盛于唐宋,南宋末至元停烧,是西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代窑址,也是西南地区现存物质遗存最为丰富的民窑窑址,并进入全国“十一五”首批100处大遗址名单,而《邛窑遗址保护规划》正是为保护邛窑遗址而编制的具体方案,意义重大。

“该规划从2006年就开始编制,到2013年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前后历时7年,而这7年也正处于中国房地产开发最活跃的阶段,邛窑遗址又处于邛崃市南河沿岸,商业价值很高,所以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邛窑遗址,在这段时间内十分迫切。”汤诗伟进一步介绍说,在这个过程中,编制单位同文物部门和当地政府充分交流,期间反复论证、反复修改,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该项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规划不仅对邛窑本体进行了保护,还对周围的民居院落、河岸和河道进行了全面保护。院落反映的是当地的民风民情,河岸是曾经货运码头的所在地,河道是邛窑瓷器运往全国各地的交通航道。全面的保护,不仅使得邛窑的格局得以完整保存,也为邛窑考古遗址公园环境增色不少。”汤诗伟说。

据悉,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前日还颁发了青年学者“金爵奖”、考古研究成果“金鼎奖”、田野考古奖以及终身成就奖。其中,来自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的吕红亮教授获得“青年学者金爵奖”,而“中国考古学会终身成就奖”则授予了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佛教考古开创者、北京大学教授宿白先生。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蒋峰 王梓均
点击阅读更多【考古】新闻
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发现夏代宫殿建筑群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马鞍山市挂牌成立
连云港市海州区发现一处面积约1475平方米唐代建筑基址
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
新津邓双宝资山出土罕见通体彩绘陶楼 文保专家用高科技拍出“尖嘴动物”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青白江首现成都平原战国时期未成年人墓葬群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东汉家族墓群发现“摇钱树”
四川首次大规模发现半地穴式房址 再次印证凉山州安宁河流域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四川首次大规模发现半地穴式房址 再次印证凉山州安宁河流域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下篇文章] 缓堵保畅 风雨无阻 成都交警“骑警”在一线
[上篇文章] 湖广填川与旗汉分治 成都宽窄巷子与八旗入川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