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实验室中技术服务于实际?科技成果转化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而西南交大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5月6日,我国首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悬浮工程启动载客试运营。据了解,长沙中低速磁悬浮线路在建设过程中,核心部件如磁悬浮控制器等技术,使用了西南交大等国内相关领域顶尖院校的产品。
长沙磁悬浮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成都第二代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目前,西南交大的第二代中低速磁悬浮工程车正在加紧研制,预计将于今年8月下线并接受相关技术认证。这标志着,我国新型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正在走向产业化。
多功能高速列车
运行模拟试验台
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今年年底,西南交大又一试验台或将投入使用——多功能高速列车运行模拟试验台。据实验室负责人王思明介绍,建设完成之后,这个长约60米的红色圆形管道,不仅可测试整车性能,还可模拟监测高速列车在地震、脱轨时的状况。
“很多人都会想到研究正常状态下的列车运行情况,很少会研究不正常状态下的列车运行情况。”王思明介绍,由此,两年前,实验室启用了“多功能高速列车运行模拟试验台”建设,研究高速列车在雨、雪、风相流介质下的运行影响、在遇到地震、侧风时的运行情况等。据他透露,今年底,这个试验台或将完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