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第二代中低速磁悬浮工程车8月在西南交通大学下线
2016-05-27 23:33:58  |  新闻中心 交通频道成都地铁 

基于强大的研发优势,西南交大在校地合作领域也加快了步伐。为了推进校地合作,加快“环交大智慧城”建设,4月5日,西南交大与金牛区举行对接会,双方明确,在工作机制上,校地完善“环交大智慧城”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组建“环交大智慧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合作方式上,校地共同签署《环交大智慧城战略发展框架协议》,在体制机制改革、经济、科技、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5大领域13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西南交大为核心,“环交大智慧城”将成为金牛区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

地铁盾构机技术

将向全国推广复制

盾构机,这个名词可能对成都市民来说并不陌生。那么,成都地铁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盾构机,究竟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至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晏启祥仍记忆犹新。

“在成都地铁施工过程中使用盾构机,有着难以想象的困难。”晏启祥介绍,成都地铁穿越的地层主要为砂卵石地层并夹杂有粉细砂层,地下水丰富、水位高、补给迅速,在这种地质结构上使用盾构机,在国内外都很少见,困难非常多。“在2005年启动建设一号线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掘进过程中砂卵石地层对刀盘、刀具、渣土输送系统等部位磨损严重,造成换刀频率较高。”晏启祥说,为了啃下这个“硬骨头”,颇费了番功夫。

“当时,盾构机的刀盘开口很小,排列密集,因此地底的碎石对刀片的磨损十分严重,掘进十分困难。”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西南交大联合施工方进行研究,最终决定增大刀盘的开口率,即让更多的石头进入机器内部进行“消化”,而非依靠刀片铲除,这样便减少了对刀盘的磨损。他把这一构造,比喻成了人的牙齿和咽喉,“即让更多的食物通过咽喉进入肠胃,靠自身消化,而非靠牙齿咀嚼。”晏启祥谈道,当前成都的地铁施工已经全面采用了这一技术,今后,还会将成都的经验复制到全国。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琳黎 刘阳
点击阅读更多【西南交通大学】新闻
西南交通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书写奋斗新篇:扎根西南 矢志报国
钮小明忆20多年前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改革 推动工科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钮小明忆20多年前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改革 推动工科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西南交通大学等四所交通大学成立青年宣讲团
西南交通大学等四所交通大学成立青年宣讲团
黄恒伟:从放羊娃到博士生 他的梦想是“修一条路”
黄恒伟:从放羊娃到博士生 他的梦想是“修一条路”
西南交通大学官方微博通报一学生修改成绩保研事件:取消推免资格
西南交通大学官方微博通报一学生修改成绩保研事件:取消推免资格
西南交通大学通报“修改成绩被保研”:教务科科长违规擅自操作被免职
西南交通大学回应“本科生陈某某修改成绩被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事件追责程序已启动
西南交通大学硬核破题“云服务”帮助学生高质量就业
[下篇文章] 甘孜县脱贫攻坚工作:精准脱贫到村到户到人 打造川西藏区示范样板
[上篇文章] 双流获批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专项建设基金26.6亿元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