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三农”的“任督二脉”才畅通。成都农商银行利用多年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经验,结合各项政策优势,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产业链金融、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近年来,成都农商银行有效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村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质)押贷款,并在多地进行试点,取得了突出成效。截至2015年末,农村产权直接抵押贷款余额31.68亿元。
成都农商银行金融服务覆盖面越来越广
同时,成都农商银行积极开展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惠农时贷”、“专合贷”、“金链条”等特色支农产品为抓手,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批量拓展,以龙头企业带动专业种养大户与农户共同致富。截至2015年末,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为205个,金额30亿元。
为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成都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三个一”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在成都市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助农取款服务点、配置一名金融服务联络员、建立一套金融与村级公共服务联动的机制,目前已建成助农取款服务点2065个,配备金融服务联络员600名,乡镇网点覆盖率超过90%,金融服务便捷度进一步提升。
通过多年努力,成都农商银行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末,涉农贷款余额由2011年末的692亿元增加到1244亿元,涉农贷款占比超过70%,占比在全国农商银行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