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建设地质类专业学院。1956年,担任南京地质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的周道接到命令,带着一封介绍信来到成都,以副院长的身份,开始了成都地质勘探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的创建,那年他39岁。
学校的选址成为第一个令周道头痛的问题。有人提议建在高校密集区——华西医科大附近办学。也有人提议,在狮子山建校(今四川师范大学附近)。周道曾对学生回忆说,当初,选择十里店是因为政府在龙潭寺附近,规划建立几大院校,构成一个文化教育圈,不过该想法后因种种原因未成行。是年4月,校址还没确定,周道急了,决定先在十里店搭建草房,安定教职员工。草棚里迎来第一批新生
今年80岁的殷继成是周道引到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之一。殷继成回忆说,1956年,他从南京地质学校毕业,老校长周道前来劝说,“你们这批毕业生大多只有19岁,拿到的是中专文凭,不如趁年轻,来我的新学校深造吧。”于是,殷继成等几十个学生坐着轮船抵达重庆,再辗转到成都,再次成为周道的学生。
当时的新校园道路泥泞,山坡杂草丛生,一间间淋浴间被用作教室,教室不远处还有一片偌大的坟场。10月10日,迎新大会,殷继成跟着一个个新生涌进一个大草棚,那是校园最初的“大礼堂”,可以容纳三千人。在“大礼堂”长条木板凳上,他看到了熟悉的周校长,面色疲倦。
在南京时,殷继成就是周道家里的常客。来到成都地质勘探学院,这样的拜访更频繁了。在周道的家里不时出现这样的场景,三五个学生坐在沙发上,周道端来切好的水果,听着年轻人聊学业,聊家庭,聊爱情。学生都说,周道是个温和的领导,能包容大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