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校治校//
在困难年代办学校,周道的法宝是抓好“两师”——老师和厨师,他下田种地,建农场起猪圈,保证学生饮食。办校,得抓好老师和厨师
周道曾对儿子张培德说,“想要办好学校,就得抓好两师——老师和厨师。”
92岁的退休干部张迪亭曾是行政科科长,他说,与其说周道是抓厨师,倒不如说是抓“学生的胃”。周道了解到从南京来的一批学生们吃不惯辣味,专程跑回南京,挖来了几个厨师。在五六十年代,职工们一个月往往只有18斤的粮食,学生们却可能得到20斤。为保证学生的饮食,他规定,食堂师傅每顿只能打二两饭。
食堂的食材不够,周道一趟又一趟地考察,最终在新都建起农场。学校附近空地上,他又建起猪圈,养出100来头猪。蔬菜不够,他在自家附近种起来。身为校长的周道“没有一点架子”,在田地上,瘦瘦高高的他挽起裤腿,弯下腰,一颗颗地收起白菜。
最让孙世雄感激的还是周道的“抓老师”。六十年代初,时任水文系教师的孙世雄,负责一个水文地质建设兵团的教学。
根据教学设计,他需要35名教师,学校反复抽选,最终只抽出12名老师。这时,周道用他一贯的慢悠悠的语速,说道,“恓惶(可怜),我给你找。”接着,周道四处游说,最终从野外地质队劝来20多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