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蜀地最后的秘境》:古蜀文明的现代朝圣
2016-09-12 21:19:59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闲云

从古至今,涉及巴蜀人文地理的描绘,不乏佳篇名作,但除了曹学佺的《蜀中名胜记》,朱偰的《漂泊西南天地间》以外,相关专著甚少。囿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巴山蜀水也只是旷世游圣徐霞客的梦境。令人欣慰的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文地理作家马恒健,将目光聚焦于自己的故乡——四川。十多年来,他自驾行程20多万公里,持续地跋涉于省内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遗迹和自然地理景观之中。随着游历和探寻的深入,不少“冷景点”的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既令马恒健为前人的疏漏和遗憾而惋惜,更激发了他系统而全面地写写蜀地那些不为人知的地方的强烈愿望。

马恒健 著 

发现与亲历,是历史文化散文的基石,也成为马恒健乐此不疲地远足名山大川的动力和主要理由。

马恒健的发现与亲历,尽在他撰写的《蜀地秘境》和《蜀地最后的秘境》之中。读罢这两部著作,我深深地感到,这是对蜀地历史文化遗存的一次较有深度、较为广泛地发掘,填补了当今蜀地人文历史研究和人文旅游观光的若干空白。

今年六月问世的《蜀地最后的秘境》记叙了鲜为人知的40处人文地理景观,就其内容来看,无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令人震撼又令人沉思。比如:见证了南宋王朝与蒙古贵族最后一场血战的凌霄城;具有悬棺葬习俗的僰人,却在深山绝壁上遗留下了无数神秘崖墓群;石达开最终兵败大渡河安顺场,但他的“滑铁卢”是在宜宾横江大战场;藏族的一个支系尔苏人,难以置信地传承着比甲骨文还古老的图画文字;大相岭上的数十公里路段,罕见地完整保存着南方丝绸之路原貌;秦代五尺道与公路、水路、铁路、高速路并行的伏龙口,堪称实景的中国交通史博物馆;蔡锷率护国军由滇入川、在“锁钥川滇”的要塞吟哦壮丽诗篇的雪山关;有“血肉筑成的长路”之称、当年与滇缅公路齐名的抗战公路乐西路等等。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闲云
点击阅读更多【巴蜀文化】新闻
首期“文化中国·锦绣四川——高校外籍师生巴蜀文化品悟之旅”落下帷幕
首期“文化中国·锦绣四川——高校外籍师生巴蜀文化品悟之旅”落下帷幕
说川蜀之文化记号:地下的眼睛天上的石
说川蜀之文化记号:地下的眼睛天上的石
唐宋成都街市繁华
唐宋成都街市繁华
成汉为五胡十六国时以成都为中心的一个割据政权
成汉为五胡十六国时以成都为中心的一个割据政权
巴蜀战场是蒙古军最先开辟的对宋战场
巴蜀战场是蒙古军最先开辟的对宋战场
《蜀地最后的秘境》:古蜀文明的现代朝圣
《蜀地最后的秘境》:古蜀文明的现代朝圣
四川大学历史学家舒大刚:​多元文化形成洒脱的巴蜀气质 巴蜀文化独步全球
第四届巴蜀文化与湖湘文化高端论坛 多元、融合、自由和创新 是传统文化根本的精神
[下篇文章] “成都文化节”哥本哈根拉开帷幕 成都文化亮相安徒生童话故乡
[上篇文章] 2016成都“党报读者杯”乒乓球奥运冠军挑战赛落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