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汉为五胡十六国时以成都为中心的一个割据政权。成都出土的成汉俑,眼睛外鼓,造型独特,这类陶俑出土地域主要在成都。随着考古研究的进展,成汉俑之谜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解答。
1985年,成都博物馆考古部主持发掘了传说中的张飞衣冠冢。出土近百件陶俑及陶制动物模型,镇墓俑眉弓凸起,双眼外突,呈橄榄形状,眼睑较宽。墓葬主人是成汉时期的一个贵族。
成汉俑
成汉政权公元303年建立于成都,347年为东晋权臣桓温所灭。统治范围包括今日之四川全境、云南北部、陕西汉中地区等,统治中心在成都。
1986年广汉三星堆出土青铜人像69件、青铜面具22件和金面罩3件,其造型奇特诡异,“方形脸,眼睛外凸,眉弓粗且凸起……”与收藏于成都博物馆的成汉俑面容相似,对眼睛强化到了近乎崇拜的地步。
成汉政权的建立者李特祖上为賨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賨人自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一带)迁汉中杨车坂。曹操大军征服汉中,李特的祖父李虎(这支賨人之首领)率部投诚曹操,再受命迁往陕西略阳。
西晋元康六年氐人齐万年起兵反晋,关中大饥,天水等六郡十万余人口进入巴蜀就食,李特成为流民领袖之一。永宁元年(301年)李特在绵竹聚众起义,两年后死于战事。305年李特之子李雄攻下成都,即皇帝位,史称成汉。李氏家族在氐人的传统居住区略阳居住了83年,很大程度上羌氐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