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那么,乡愁是什么?
位于成都市三圈层的新津县给出了答案——
按照“小组微生”的方式,该县以盘活农村资产、资源为核心,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创新统筹推进方式,着力为当地留住农村土地指标、留住农村生态文化、留住农村原住民、留住农村产业,勾勒出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美好画卷。
雨后的兴义镇,弯弯曲曲的小河里雾气氤氲,竹林农舍环绕,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川西农村水墨图。
新津县统筹局局长潘小兵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眼神中满是欣慰,“也许,这才是农村应该有的样子”。
潘小兵已经在统筹城乡战线上实践了多年,见证了成都市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全过程,也参与打造了袁山社区、柳江示范片等响当当的新农村建设点位。但是,在“农村变城市”的翻天覆地背后,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却始终挥之不去:失去土地指标的农村,拿什么来持续发展?跟城市一样的小区和楼房,怎么吸引市民?外出务工的农民,还能不能回归故土?背离了产业的社区,生产生活将何去何从?
“按照农村自然肌理进行布局,不伤筋动骨地撕裂农村的脉络,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农村留住产业,留住环境,留住土地,留住乡愁,让幸福美丽新村真正焕发出无限内生动力”,说到这里,潘小兵满是憧憬,“这才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