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名学员和29名导师
一批中医药名家
“扣手”一批中医药剂骨干
时间需要回溯到2014年5月底。
尽管尚未正式入夏,但成都的天气已经开始炎热起来。这天早上,郫县骨科医院药剂科主任杨川早早起床,驱车前往成都,去参加“成都市首批中药临床药学特别师承班”的开班典礼。作为一名中药药剂师,年近40的杨川在离开大学校园多年后,将重新“回炉”,去学习关于中药临床药学的知识。
与杨川一起参加成都市首届中药临床药学特别师承班的学员共有72名,他们分别来自省、市、区(市)县中医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站,他们都是所在单位的骨干。也许他们自己也不曾想到,这次为期两年的师承培训,会彻底颠覆对中药的惯性认识,从而改变他们的从业生涯,让“医”和“药”重新回到应有的正确轨道上去。
在这群学员中,来自省和市级医疗机构的有18名,占25%,县级医疗机构学员52名,占7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学员有2名,占2.8%。学员的学历分布也较为广泛,其中博士1名、硕士11名、大学本科34名,大学专科24名。
从年龄上来说,72名学员普遍较为年轻,绝大多数人在40岁左右,在中医这个行当,他们正是“当打之年”,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十足的干劲、有广阔的进步空间,最重要的是,他们更能够吸收先进的理念并学以致用。他们身上存在的这些特点,正好符合中药临床药学师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