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章一飞:成都 诗歌之城,音乐之都
2016-12-05 14:18:59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体娱乐 

□章一飞

千万别把音乐这个东西简单地当一个艺术门类,那是后来的事,这样太刻板,这样太不音乐。尤其是中国古代,音乐就在生活中。那个时候的文艺青年,你喜欢的诗词歌赋,那都是音乐。诗经里的词是唱出来的,汉赋也是可以唱的,乐府是谱成曲的,歌行是吟诵的。

这一路下来,和着黄钟大吕,随着铎钲铙钹,伴着琴瑟琵琶,诗歌带着音乐,音乐伴着艺术,且行且远,且入云端。渐渐脱离了市井,走向了文人的朋友圈,渐渐戴上了格律的镣铐,变成庙堂歌功颂德的工具箱。

其实,成都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天生似乎就不需要黄钟大吕,它是流水般的小曲,它是嫩叶上的露珠,它灵动的身体里,天然有一种保护自己不落窠臼的本领,它的生长似乎有一种自有的格局。

所以,音乐之于成都,一路可以灵动流转,从辞赋到歌行,这里都可以茂盛生长,成都的音乐的声响似乎一直可以和普通人的快乐联在一起,不信你看那个说唱俑的神色体态,好像还带着茶楼酒肆的喧闹和微醺。中国古代的艺术品当中,能够直接留下来诉说音乐的其实并不多,敦煌的飞天,汉砖的乐舞,道场的丝竹,留音的金石,但是,像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的完整雕塑,却是罕见,她们虽是宫廷乐伎,却一派人间气象,或华袂广袖,裙带翻飞;或手执笛管,舌尖微露;或轻抚箜篌,双目轻垂。直到现代的人,都似乎可以看到其活色生香的场面和丝竹管乐齐鸣的乐声。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章一飞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文化】新闻
《果果画成都》11岁成都女娃迷上画家乡
《华尔街日报》:中国成都正借助文化的力量崛起
成都的哥自创的士图书馆博物馆 展现成都出租交通史
成都的哥自创的士图书馆博物馆 展现成都出租交通史
章一飞:成都 诗歌之城,音乐之都
成都城市文化再发现系列讲座肖平给市民讲述成都移民文化
老成都记忆 因炉火而来的温暖冬天
老成都记忆 耀华餐厅:春熙路的洋盘记忆(下)
文翁化蜀:再造文化都江堰 西汉文翁首创官学奠定蜀地人文的精气神
[下篇文章] 川大毕业生团队主创纪录片《生门》16日上映
[上篇文章] 打望成都人的城市音乐厅 集合全球最好的国际化资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