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多年以来中心城区中小河道未进行系统性改造,存在诸多问题需大力解决——首先是河道存在三不通问题:一是水系不通,河道不贯通、水面被遮盖、局部断流等问题;二是道路不通,滨河道路未完全贯通;三是绿化不通,滨河绿化未完全连通。其次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升。河道防洪能力未达标、防涝能力不足,行泄通道不畅,排水管网未达到3-5年重现期的国家标准,中心城区仍存在多处易淹区。同时水生态环境不佳。整体水量不足,水循环利用程度和再生利用率较低,再生水用于生态补给用途水量有限。部分沟渠截污不彻底,水质差,水环境存在污染情况。河岸以硬质驳岸为主,河底为硬质护底,水流无法下渗,生态循环不畅。
另外,水文化彰显不足,沿河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展示利用不够,西蜀水乡“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文化氛围体现不充分,未能彰显成都特色文化;滨水区域公共功能不强,滨水区域以居住功能为主,缺乏社区生活配套的公共设施;滨水区域城市品质不高,缺少滨水开敞空间与景观节点,沿岸部分老旧建筑整体形态不佳,沿岸景观风貌杂乱,亲水性不足、滨水活动空间不够。
怎么改造——
新增城郭、桥梁等
打造古城水文化体验长廊
针对上述问题,成都市建委及市规划局多次召开“宜居水岸”工程市级示范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专家咨询会,根据专家咨询意见,经过深入研究认证,多方征求意见,按照强化“两江抱城”的古城格局、打造“依水而兴”的旅游目的地、形成“水城相融”的文化展廊、建设“乐活生态”的宜居水岸理念编制了《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市级示范项目工程总体方案》,以凸显成都古城格局和历史文化为目标,打造集生态休闲、景观展示、市民游憩于一体的“古城水文化体验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