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打造7.4公里“宜居水岸”今后可坐游船观古城风韵
2016-12-07 16:21:23  |  新闻中心 旅游频道成都旅游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人陆游曾经描绘的西郊河到浣花溪一带的花会盛况,成都市民在未来也能切身体会到。

12月6日,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市级示范项目工程总体方案》,并公开征集意见。此次“宜居水岸”市级示范项目为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包含西郊河区段(槐树街——青羊正街)长约2.7公里、干河区段(望仙桥——二环路)长约1.6公里、浣花溪区段(浣花溪公园北侧)长约3.1公里,总长度约7.4公里,沿岸串联杜甫草堂、浣花溪、文化公园、宽窄巷子等成都著名景点。工程完工后,成都市民可乘坐游船在城市内河中观赏成都古景。

7.4公里示范段河道走向示意图。制图/杨仕成

现场探访/

局部断流干涸沿岸部分风貌杂乱

曾经很长时间,西郊河、饮马河、南河、府河围合,为成都戴上了一条“翡翠项链”,其间河渠纵横,孕育了成都独有的文化气质。到上世纪90年代,西郊河、饮马河因城市建设填埋覆盖而残缺不全。尽管后来数次整治,却依旧未能恢复原来的样貌。

12月6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探访了通惠门附近的西郊河,整个河道呈半圆形,河堤用混凝土浇筑并嵌入卵石形成硬质驳岸,加之近期处于枯水期,上游水量下降,导致河道水流量小,藻类丛生,水体浑浊发绿。随后记者又来到摸底河区域,部分河段几近干涸,原本至少有六七米宽的河道堆积了黑色的淤泥,只有一小股污水穿过。

来自《方案》的调查显示,由于多年来中心城区中小河道未进行系统性改造,存在水系不通,如河道不贯通、水面被遮盖、局部断流等问题;水安全保障方面,存在河道防洪能力未达标、防涝能力不足等问题。

早在2016年9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就启动了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将整治主河道、支流沟渠共计82条。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作者 赖芳杰 杨晨 张豪
点击阅读更多【宜居水岸】新闻
成都高新区今年将启动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
滨河步道+慢跑环线 青羊区6.7公里摸底河将大变样
滨河步道+慢跑环线 青羊区6.7公里摸底河将大变样
武侯区出台《“宜居水岸”工程总体工作实施方案》构建百水润城水清岸绿水环境
武侯区出台《“宜居水岸”工程总体工作实施方案》构建百水润城水清岸绿水环境
成华区加快推进“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 多条河渠消除黑臭水
宜居水岸用清水绿地串联千年成都
成都府河流域综合改造工程年内启动 西郊河示范段年底基本建成
成都“宜居水岸”工程 构建六河百渠十湖八湿地水网体系
探访即将改造的西郊河 成都市民:盼望早日变“绿项链”
探访即将改造的西郊河 成都市民:盼望早日变“绿项链”
[下篇文章] 成都地产文化大咖相聚青羊 论道文化与商业的模式创新
[上篇文章] 成都市交委严格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上)适应新常态 切实打好“组合拳”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