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锦江区成中西部首个获得“国家生态区”称号的大中城市主城区
2016-12-24 22:55:22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白鹭湾湿地绿草茵茵,溪水潺潺,白鹭常在此栖息,成为都市“绿肺”;17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区,为锦江戴上了一条绿色的“项链”;62平方公里土地,生态用地超20平方公里,绿意盎然、水韵悠长……这便是锦江区为“国家生态区”交上的合格答卷。

今年,锦江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区”,成为中西部大中城市主城区首个获此殊荣的成功范例。作为核心城区,锦江区在建设生态文明上取得的成绩,是成都市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的缩影。成都正以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为目标,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和美丽成都行动,让成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白鹭湾湿地成为都市“绿肺” 

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强城市生态治理

昨日上午,锦江区三圣街道环保科副科长蒲妍君和同事一起,驾驶着电动巡逻车在辖区开展例行巡查。当他们发现一处小型焚烧秸秆的现场时,马上采取行动,现场进行人工扑灭。蒲妍君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都会开展常态化巡查,特别是在重污染天气时段,在一些重要区域我们要开展24小时专人巡查、专人值守。”

街道(乡镇)环保工作人员战斗在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线。如今在成都市每个乡镇(街道)都设有环保科,据了解这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创新做法始于锦江区。2012年,锦江区率先在全市探索基层环保机构设立工作,在16个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科增挂环保所牌子,制定制度,安排工作人员。2014年,按全市统一要求将环保所调整为环境保护科,逐步实现环保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同年,这一制度在全市全面实行——成都从2014年2月起,在全市317个乡镇(街道)设立环保机构,并延伸到村(社区),建立健全了全市一体、标准一致的基层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统一标准、全域推进、全面覆盖,环保监督网格管理全面延伸到一线的城市。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娟
点击阅读更多【生态】新闻
广东公布12个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预超40%
全国生态日:杭州“西湖龙井”生态警务保护基地揭牌
全国生态日:杭州“西湖龙井”生态警务保护基地揭牌
“百湖之市”武汉东湖:城市中遇见“诗与远方”
“百湖之市”武汉东湖:城市中遇见“诗与远方”
《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青海与上海签署协议共护长江源头和入海口生态环境
青海与上海签署协议共护长江源头和入海口生态环境
黄河岸边“天鹅湖”已成为山西多地的生动景象
黄河岸边“天鹅湖”已成为山西多地的生动景象
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紫纹兜兰
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紫纹兜兰
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69种
[下篇文章] 成都市民走路上下班 朋友圈里排名飙升
[上篇文章] 卭崃市以项目为抓手高质量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