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
建立行人非机动车优先
的路权体系
除了地铁这样的低碳出行方式,未来成都市民或许还能有一种新选择——自行车慢行。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长期忽略了慢行交通,机动车增加了,就修路、扩路,机动车道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往外挤,但修路的速度永远赶不上造车速度。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是一种理性的回归,要建立行人、非机动车优先的路权体系,完善城市慢行系统。为此,成都将试点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共享新能源汽车等共享交通健康发展。
自行车高速公路最初起源于英美,成型于丹麦和荷兰,在近几年引进中国,去年10月正式落地于厦门。报道显示,厦门的自行车高速公路因地制宜,用了全程高架的方式,大概7.6公里长,一共设置了11个出入口,连接了沿途大部分的商场以及广场,包括一些住宅小区,还有一些公共建筑。它拥有独立路权,自行车不再需要与行人、机动车抢道。机动车、电动车、行人一概被禁止。
此次成都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试点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旨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体系,倡导大家绿色低碳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