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更多关爱 让“小候鸟”们不孤单
2017-01-28 22:44:44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记者了解到,金堂县很多中小学开通了亲情电话,设立专线,为留守学生在课间休息,课外活动,或者双休日、节假日期间与父母沟通提供方便,增进感情。针对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知心姐姐信箱等心理驿站,提供讲心里话、倾诉内心世界的地方。

留守儿童回家后,往往是孤单的,爷爷奶奶或者亲戚对他们的管教相对较为宽松,学校让留守学生同自己朝夕相伴的小伙伴“手拉手”结对,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在开展“1+2”扶贫扶志活动(即一名教师重点帮助两名贫困生或者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中,老师在确定帮扶对象时,优先考虑留守学生作为帮扶对象。

“以前我们也组织过留守儿童到东莞与父母团聚的活动,与父母相聚的温馨场面让人感动。”金堂县有关负责人说。

父母返乡

更多孩子不再留守

在“‘小候鸟’去南方”活动中,记者采访时发现,“小候鸟”袁贵祥的姨妈也曾是一名远赴深圳的打工者。四五年前,他们一家人已经回到竹篙镇,开办了一个做豆腐的小作坊。“我爸爸给我说过,等我考上大学,他们就会回来了,在镇上做点小生意。”还有一年半就参加高考的袁贵祥,对此,满怀憧憬。“小候鸟”王宏的父亲王德俊也对记者说过,再过几年,他打算回到竹篙老家开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随着返乡创业进程的加快,不少在外打工的竹篙人已经带着积累的财富回到家乡创业,或者有了回乡的想法。记者在竹篙镇看到,这个不大的镇上,挂着成衣、鞋类、食品等招牌的厂子比比皆是。街上的富民制衣厂,是竹篙第一批外出打工的周秀芝开的。竹篙很有名的“三兄弟饭店”,老板也在东莞打过工。

竹篙镇过去有2万多外出务工者,现在不到1万人;过去有2000多名留守儿童,现在不到1000人。

竹篙镇政府的工作也主要转向激发近万名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情,为打工者回乡创业提供服务。“我们从返乡创业人士中推选出13名创业典范,形成一支‘老乡帮’辐射带动服务队,结合返乡人士座谈会、老乡联谊会、茶话会等,总结、交流创业经验,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渠道等信息,引导返乡农民工尽快由‘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角色转换。”竹篙镇有关负责人说。

随着更多父母的返乡,很多孩子将不再留守。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黄燕
点击阅读更多【留守儿童】新闻
保山:“1+N”模式用爱点亮220个留守儿童的“心灯”
保山:“1+N”模式用爱点亮220个留守儿童的“心灯”
南宁:呵护阳光成长 为困境儿童撑起一片天
王默:编织流动和留守儿童托育服务之网
宁夏教育厅:在农村中小学校设置3000多个“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
叙永县摩尼镇“好男儿”杨仕君创办托管中心 为留守儿童建起第二个家
叙永县摩尼镇“好男儿”杨仕君创办托管中心 为留守儿童建起第二个家
民政部启动“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权益
青川县红光小学: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爱心午餐直播
青川县红光小学: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爱心午餐直播
更多关爱 让“小候鸟”们不孤单
更多关爱 让“小候鸟”们不孤单
[下篇文章] 2017春晚凉山分会场好火 与火共舞,伴火欢歌,火向全国
[上篇文章] 蒋蓝:雄鸡屹立 大气清朗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