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交通运输行业,不仅要对标交通设施的各项硬指标,也要对标改革创新、行业规划管理的各项新思路,实现对标的体系化。
迟永林作为市交委综合规划处的副处长,带领着自己的团队通过确立参照系,以标杆为“镜”,客观、全面、深入地找准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坐标,找准差距和短板,为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贡献力量。
“2011年,我进入市交委规划处,从那时开始我就和综合交通枢纽结了缘。”迟永林说,当时他参与的第一个有关成都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就是“‘十二五’交通综合规划”,“当时规划里的很多项目现在已经在建或者建成,后来,成都提出要做市域铁路的公交化,我和其他同事就成为了市域铁路公交化的规划者。”迟永林说,从最初规划到成德动车公交化运行的实现,他都全程见证,这一见证就是6年。
迟永林表示,做好全面对标,落实在交通运输行业上,既要对标交通设施的各项硬指标,也要对标改革创新、行业规划管理的各项新思路,实现对标的体系化。“特别要在全方位对标先进地区发展模式的同时,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符合发展规律、契合成都实际、优势突出的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去年9月成德动车正式公交化运营,迟永林说,仅仅是成德动车公交化运营还不够,对标先进,就是要让成都市域内的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