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陈振勇,教授,成都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部副主任,中国大体协民族传统体育分会科研委员会委员,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委、《武术研究》编委。目前研究方向为武术历史与文化。
养生理念,实乃文化折射
实录
许多外国人对中国传统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也抱有浓厚兴趣。新华社资料图片
养生健身是个文化问题,折射出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及人的自然认知。因此,探讨学习养生健身问题,必须从文化视角进行深层次地梳理与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养生健身的学理和思想。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大家平时会说这人有没有精神,精气神如何,从传统文化角度来讲,这可能和西方的理解不一样。什么是精和气?“肾主藏精,其肺主气”,就是说肾和肺这两个器官的功能与人的精气神密切相关。肾功能和肺功能的好坏,最终得出一个“神”,这个神并非就是指精神,也不一定是神经系统,而是一个人的外在体现。
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衍生出了许多养生方式,而传统体育养生则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通过身体活动,强调内外结合、身心一统、天人合一,最终达到身体健康、防病治病,是一门生命科学。为什么说它是一门生命科学?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健身机理是建立在《黄帝内经》《周易》、中医经络学说以及道家养生等经典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