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此次《规划》编制中,科学运用了模型校验手法,采用专业软件对海绵措施实施效果进行了电脑模拟,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技术人员还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识别出带状河行汇通道多分布在中心城区的西部和中部,而点状绿地多分布在中心城区的东部区域。
“通过科学方法,摸清家底才能因地制宜,因此,在中心城区中西部区域规划布局带状雨水行汇通道,在东部区域规划点状雨水集水区,可以更加科学地应对超标雨水。”编制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
名词解释
三大海绵系统
绿色海绵是指“筑基地”,构建成都市市域范围内的河湖湿地系统,恢复自然的绿色海绵。
灰色海绵是指“构系统”,打造完善城区涉水系统,构建人工海绵。
蓝色海绵是指“明管控”,划分城区海绵管控单元,对道路、绿地、水体明确管控要求,制定科学管理的小海绵,从而保护城区现状海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