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记煌三汁焖锅阳光兴业分店服务员吕德秀告诉记者,打赏完全出于顾客自愿,当客人吃完后,服务员会将打赏功能告知,有的客人愿意打赏,有的则会委婉拒绝,还有的客人认为其到店吃饭就应该享受优质服务,不需要支付额外的打赏费用。“工作日平均每天能得到5次打赏,周末生意好的时候打赏的客人能超过10个。”吕德秀说,通过这种打赏机制,每个月的收入能提高500元左右。“收入高了,工作积极性当然也更高了。”
大龙燚火锅红星店的服务员刘家琴是店内获得打赏最多的店员,10个月获得2000多元的“小费”。不过在她看来,有没有小费都不会影响服务质量,“我会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为顾客提供服务。”
据打赏平台众赏公司市场总监董雪健透露,2016年春节后打赏平台推出,目前已与全国300多家商户6000多家门店合作。“通过打赏机制可以提升服务员收入,给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协助管理层降低管理难度。”从数据来看,2016年12月,广州一家餐饮店的服务员做到了月入赏金6000多元。通常来说,使用平台的服务员月收入平均能够增加三四百元。
消费者
给不给看法不一
有的碍于情面打赏
记者走访发现,对于新兴的“扫码打赏”,不少顾客并不买账,对此制度所持看法也各有不同。“我是碍于情面才打赏,心不甘情不愿。”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在就餐结束后,听到服务员说如果服务得好可以打赏,她看了看打赏牌,咨询了一番后,拿出手机给服务员打赏。但并非出于自愿,是觉得朋友在面前不好意思拒绝。虽然钱不多,但刘女士觉得餐费中是包含了服务费的,为什么要给“小费”,国内也没有给“小费”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