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鱼鱼:还记得牛王庙地铁站口的爱心墙不?影响市容、卫生堪忧……种种尴尬让人始料未及,不过无论如何这种公益性质的设施,还是希望能够得到广泛推广。
@好吃不懒做:免费的食物易拿,免费的生活难找,弱势群体需要的不止是食物,更多的应该是社会救助体系的愈加完善。
@红心A:我更愿意叫这种冰箱为“爱心分享冰箱”,虽然可能涉及到一些尴尬的问题,但初心是好的,希望有更多人、更多企业参与到捐赠中来,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群可以从中受惠。
记者手记
共享冰箱更像爱心冰箱 良好运转需监管食品卫生
成都并非第一个推出共享冰箱的城市,早在去年5月,扬州就出现了国内首台共享冰箱,但最后却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去年9月,上海也出现了共享冰箱,但同样遭遇了诸多尴尬,比如“一人多拿”现象严重,有人甚至拿着塑料袋来装食物,冰箱经常被“一扫而空”,而定时发放的门店门口则排起大长队,造成短时间内大量人群聚集排队,存在潜在的安全等问题。
近日,北京也出现了共享冰箱,为了规避哄抢的现象,北京的共享冰箱采取了刷卡领取食物的方式,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失独老人、残疾人家庭、贫困儿童等特定群体,可每日3次刷卡免费领取。
从北京和成都的共享冰箱划定人群这一点来看,共享冰箱可能更像是爱心冰箱,作为一种公益设施,我们当然希望它能渐渐普及,但在具体运营中,也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堪需解决,例如食品卫生问题,北京的共享冰箱,就有媒体直接质疑,“冰箱里的食物你敢吃吗?”记者在南虹村社区附近也随即询问了一些环卫工人领取食物的情况,有位大姐直言,她担心不卫生,所以只拿过两次牛奶,“不得拿饭,他们还拿到过有冰块的饭,微波炉加热了也不能吃。”一位大哥也表示盒饭太难吃,“还不如回家煮碗稀饭吃。”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物来之不易,要让共享冰箱更广泛地推广,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希望这种公益设施能真正实惠到有需要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