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咋翻译?
规范条文译为“Spicy Hot Pot”
此次公布的标准中,特别罗列了餐饮项目。其中,在具体的翻译要求上,则提到,酒家、酒楼、酒店、饭庄、食府以及饮食店等提供同餐饮服务的服务机构,一般译作“Restaurant”,中文名称中含有“阁、轩、府、坊、村、廊”等的,是做专名的一部分,可用汉语拼音拼写,如:清和轩,可译为“Qinghexuan Restaurant”。
另外,中国特有的食品的名称,如饺子、包子、粽子、馒头、火烧、煎饼、肉夹馍、油条等,也可以用汉语拼音拼写。并在规范条文中提供了从各大菜系到冷热菜,再到相关的食物原材料以及生活中常见的部分菜品小吃的英译文本。在公布的规范译文中,麻辣烫的翻译为“Spicy Hot Pot”,砂锅为“Casseroles”,刀削面为“Daoxiao Noodles”,米线则为“Rice Noodles”,另外还有烧烤店,译为“Grill House ”或“Barbecue Restaurant”。除此,“豆腐”则可直接译为“Doufu”。
川菜大师:
翻译既要有“菜品文化”也要“看得懂”
“能够对餐饮的翻译给出标准是可以的,但是在具体的菜品上,特别像我们的川菜,在翻译上则不能仅仅是按照某一个标准来,而是既要考虑菜品的文化也要让人看得懂。”川菜大师彭子渝认为,中国的菜品种类纷繁,做法和内涵都各自不同,跟西方菜品相比要复杂的多,因此在翻译时,如何让内涵和简明易懂相结合是需要考虑的。
彭子渝介绍,几年前,相关部门就曾组织四川美食家协会和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编辑出版了《中国川菜》一书,用以推广川菜。书中重点介绍了180道经典四川菜点的制作方法,同时全书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进行排版。“当时对于菜名的翻译就下了很大功夫,并希望依此统一菜品的翻译形式。”
“当时菜名的翻译就是要既懂英文,又懂川菜文化和烹饪方法的人来进行,不然就传达不了菜品的内涵,如果有些难以直接用英文表达的就按照中国人的意思用汉语拼音。”彭子渝介绍,“翻译好后,还邀请了国外懂川菜的老外来看我们的翻译是不是能看得懂,因此,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靠着一个模式标准就能做到的。”
成都商报记者 杜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