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季先:高氏大家族的文艺除夕
2018-02-19 10:57:52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从去年过年开始,我们家,位于川西平原深处邛崃夹关碓溪沟的高氏土碉楼凌云轩,重新焕发了生机,族人从四面八方赶回,在除夕这一天,举行一场碉楼下的家庭晚会,红男绿女,映红了烟熏火燎摇摇欲坠的老碉楼。

几经策划,根据流程,我们的仪式在除夕这天分为三个阶段,上午布置会场,写春联给娃娃们讲对联写法;中午聚餐,餐前感恩;午餐后猜字谜,文艺节目表演,大合影,晚餐。

年三十这一天,上午布置会场,贴挂灯笼,书写横幅春联展示书画技能,吹扎气球,搬挪桌椅,墙上贴好字谜,一派忙碌,不在话下。

现场布置好后,姑老爷出面,给不会写对联的大人小孩讲解对联最简单的写法,诸如天对地、雨对风、辣椒对茄子、大陆对长空、碓溪风光好对碉楼故事多,增加知识性,高氏崇尚文化的家学渊源,要让孩子们感受。

午餐后是猜字谜时间,一会儿工夫,几十个字谜都有了主,小小年纪的娃娃们,竟然猜字谜毫不含糊。猜中一个字谜一个红包,难怪积极性这么高。

下午三点,家庭文艺演出正式开始。40余个节目,基本按老、中、青、少的年龄顺序排列。

联欢会在孩子们的一首《新年好》的歌声中拉开帷幕。

首先出场的是老年队。堪称惊艳,我们那七老八十的爸妈,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和老祖宗,都几乎是头一回在儿孙们面前展示自己,也为儿孙们做了相当好的表率。

我们的大伯,孩子们的大爷爷,九十多岁的高大爷,在碉楼下生活了一辈子,养育了七个子女,打过老虎,早就豁达超然活出了境界。作为当年邛崃中学的高材生,他表演的是朗诵自己创作的打油诗,饱含了他自己的人生智慧。

我的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的低调的妈妈,成绩斐然的贤妻良母,居然为大家表演了她卓越的童子功,一字不差背诵出苏轼的《前赤壁赋》全文,无比惊艳。给大家很大震撼和感动。

我的叔爹,75岁了,精神头真不错,依然活跃在当地的文艺队伍,他表演的是单口相声《迷信》和二胡独奏及拳术。

我姑,当年也是文艺宣传队的骨干,老当益壮,为大家演唱了她年轻时的成名之作《红灯记》片段。

到我们这一代承上启下的上场,我大哥首先演绎了他近年来痴迷的哲学太极拳。我堂哥,唱了一首俄语版的《东方红》,我们表示十二万分的崇拜,据说,还是我爸当年教给他的。我二哥,当年在四川大学也曾是名噪一时的乡土诗人,自然,他就朗诵了他自己的代表作《土地》及 《感动》等。我三哥,是本次活动的具体执行者,他摇曳多姿,除了没上大学,琴棋书画样样在行,如今还是媒体追逐的萤火虫专家,在我们这一辈中佼佼出众。晚会横幅就是他写的,他表演的节目是二胡独奏《赛马》、朗诵老爸的诗歌代表作《老马》。

姐姐母子俩的诗朗诵《春江花月夜》,美女级的非主流魔术师我妹妹表演魔术,小弟的一首《我的老爸》,也是动情,小妹的《九儿》飙高音了得……

小辈们也是多才多艺呢,表演葫芦丝、陶笛的,表演说唱的,武术的,朗诵的,唱歌的,舞蹈的,不一而足。

节目表演完,小辈儿们更加敬重老辈儿们了,他们不仅经历了得,文武功夫可都货真价实啊!小辈儿们的成长也让老辈儿们欣慰,后生可畏啊!

高家,崇尚耕读传家,讲究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文以我爸为代表,武以叔爹为教头,各有一帮弟子高徒。所以,我家多文青,叔爹家多武人。高家以我爸的儒家文化塑精神,以叔爹的高氏武术强身体,在乡村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至少是受乡人尊重的。

最后,长辈发压岁钱,众演员高家大小合影留念,留下这珍贵的高氏大家族团圆时刻。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季先
点击阅读更多【散文】新闻
张浩明:科甲巷的挑水夫
魏治祥:麻糖之恋
黄克:在成都街头放声歌唱
康永志:城际搬运工
张浩明:宝宝百日宴
季先:梦回老屋
何晓玲:栀子花开
周玉莲:鱼腥草 春天人间美味
[下篇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引发强烈反响 成都全市干部群众持续热议
[上篇文章] 成都各级各部门迅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