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慕名而来的顾客就是冲着我们老字号的口碑,会员身份只能说是锦上添花
非会员
协会成立是好事,但想靠一件T恤认证老字号只能说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顾客
都过了质监局的抽检,质量价格都差不多,等会员和非会员做出差别了再说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苎丝韬。炊馀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端午临近,又是一年粽飘香,今年的成都粽子江湖上演了新的故事。
6日,马鞍东路,杨婆婆粽子店的员工身穿协会统一发放的T恤包粽子
5月22日,“粽子一条街”成立了社区手工粽协会(本报曾报道),会员必须是在马鞍东路售卖手工粽子十年以上,多年无投诉的坐商。会员身穿橘黄色T恤,上面印有手工粽协会字样和粽子漫画,以区别于临时“啄一嘴”的粽子商家。
首批27家商户会员,绝大部分来自马鞍东路粽香苑、福临苑、蜀涛苑,集中在马鞍东路后半段。许多未能加入协会的粽子商家对此不以为然,“市场竞争靠的是口碑、是性价比,一件橘黄色T恤不能说明啥子问题。”
协会宗旨:
传承传统文化,诚信经商
为了维护“粽子一条街”的声誉,打造民俗文化品牌,马鞍东路社区今年成立了手工粽协会。据介绍,协会倡导安全第一、诚信经商,抵制不良商贩,承诺保持现场手工制作、传承传统文化。
协会会长张跃书告诉记者,目前协会还处在初创试点阶段,会员与非会员最大的区别是会员都在社区有存档,在本街坐商,消费者投诉有门。在证照方面,协会正在呼吁会员办理健康证。经营方面,会员与非会员都必须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实名登记管理,向食药监所提交齐全有效资料,将发放的《四川省食品摊贩登记卡》悬挂在摊位醒目位置,监管人员还会随时抽检,重点监管贮存、保鲜、制作等关键过程,“过去有品牌商家在这里卖成品粽子,今后将尽量减少,要把这条街打造成手工粽子一条街,做成成都街道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