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筹城乡:全国性样本成都试验挺进“深水区”
为何是“三大改革”?目前,成都已初步形成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路径:确权是基础、流转是核心、配套是保障、目标是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但流动的自由程度并不高。
深化改革,成都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体系”,深化农民自主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土地股份合作、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等实践,同时还要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村产权纠纷调处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完善保障这一制度体系运转的“支撑体系”。
细节:“产村一体”彰显改革力量3月22日,国务院参事室3位参事来到三道堰镇青杠树村,就新农村建设模式展开调研,话题聚焦“百姓利益保障、村民增收出路、后续产业发展”。
从表面上看,青瓦粉墙、绿树环抱的青杠树村,与过去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并没有太多不同。但仔细探究,村民的小“别墅”内每一个房间都有一个卫生间,“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村民以后发展家庭旅舍,‘一室一卫’的布局,不用再装修就可以投入营业。”三道堰镇党委副书记赵东说。
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却让青杠树村“产村一体”模式找到蹊径。
[相关:统筹城乡]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张彧希 刘莉]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