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学读经典专家访谈 胡昭曦:蜀学的渊笃与健雄

2014-12-06 11:43:14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胡:宋代蜀学是中国古代臻于鼎盛的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地域文化,也是当时的主要学派,对当时儒学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推进作用。宋代蜀学的发展有两个高潮时期,即北宋中期和南宋中后期。这两个时期的蜀学各有不同特色,其学派特色是从第一个高潮时期向第二个高潮时期逐渐转型。

巴蜀一地经文翁倡学后,学风大盛,学者研究儒家经书者众,据《华阳国志》记载,两汉时期就有二十多人,其中影响最大的蜀学学者是扬雄。尽管有陈寿在史学上异峰突起,但魏晋时期蜀学并无大的发展。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在古文运动和复兴儒学方面颇有建树的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张载、曾巩、程颢、苏轼、苏辙都同榜中了进士。随后,张载创立“关学”,程颢及其弟程颐创立“洛学”,苏轼兄弟及其父苏洵创立苏氏“蜀学”,它们与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以及邵雍“象数学”比肩而立、竞相发展,表明蜀学已蔚然一派,并进入繁荣阶段。宋神宗以后,学者们陷入由变法而激起的党争漩涡中。这时,蜀学也异常活跃,最为突出的标志是苏氏蜀学的崛起,与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相角立。此外,当时的蜀学还有“范氏蜀学”和吕陶、鲜于优等学者闻名于世。值得一提的是,范氏蜀学草创于成都人范镇、范百禄,形成于范祖禹。在南宋中后期蜀学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发展程度比北宋中期的第一个高潮更为蓬勃兴盛,形成了二程理学中以谯定传人为主的“涪陵学派”,以张拭为代表的“南轩学派”,以魏了翁为代表的“鹤山学派”,以及井研“四李”、丹棱“二李”、成都“二江九先生”等著名学者和一些学术家族。

本文共7页 1234567
[相关:蜀学]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成都日报]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