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城市管理不断完善:转型升级的创新力量
新标准:
源头治理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从源头把控,让井盖从诞生开始,就有质有量,进而与路面“融为一体”。
在成都,这样的源头治理模式,从一开始就被纳入成都管理者的治理主线路。
让旧井盖通过治理,更平,更静;让新井盖在生产过程中,就符合一座现代化城市的道路管理标准,成都创造性地设计出一系列标准,从制度上,确保井盖治理质量。
《井盖病害专项治理验收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初亮相。
《办法》不仅针对井盖治理后如何验收以及验收标准作了明确说明,《办法》还特别要求每一座井盖都要有自己的详细资料,对所有井盖进行造册分类,而在井盖的详细资料里,除了要有井盖位置、病害类型外,还必须有治理施工先后的对比照片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成都首个井盖病害专项治理验收办法,《办法》还尤其对井盖病害专项治理的质量给予特别界定。
例如,《办法》要求,按照治理标准,合格的井盖其高差不能超过5毫米,井盖与井座的总间隙不能超过8毫米,井框高差不能超过5毫米,井盖无响动、破损等。
“如果在验收过程中,我们发现井盖治理后的病害问题,则要求实施单位必须在15日内完成整改!”市井盖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以此来强力推进井盖治理,为治理质量护航!
为了统一技术规范,从源头杜绝劣质井盖的产生,市城管局、市经信委、市建委、市水务局、市质监局、市公安交管局又首次联合发出《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督管理技术规定(暂行)》(以下简称《规定》)。
而作为我市第一部专门针对井盖的技术规定,《规定》对井盖材质、外观、尺寸、承载能力等多个指标予以强化,要求新的井盖除了具备承载能力及耐久性外,还应具有防盗、防沉降、防响动的性能。
防震橡胶垫圈也应具有较好的耐磨损、耐腐蚀、耐油、耐候性、确保10年内不脱落、不老化失效的特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规定》还特别明确了供货及采购责任,供货商应在供货前,将厂家的相关信息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政府部门将定期公示登记备案厂商及井盖使用监督管理情况。凡在成都供应假冒伪劣井盖的,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将会同建设等部门采用通报、曝光及市场禁入等手段予以清理。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