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发展是关键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成都如何选择?

2015-01-29 11:07:34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追问2

城市生长的边界

在哪里?

对城市的增长边界需要有一个前瞻性的把握,为大城市“划界”将“倒逼”城市走集约发展之路,这不仅不会影响城市民生用地,还会有效遏制“大城市病”。

在我国一些城市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而烦恼时,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却希望纽约市人口再增加100万。纽约市政府将土地重新规划,把废弃的工业区利用起来,建更高的建筑,为更多人提供住处。此外,着力将纽约建成一个绿色环保都市。6年来,纽约市增加了229个社区公园,800英亩绿地。

纽约市政府的城市再发展思路,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为了引导大城市合理发展,去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类型由四类变为五类,增设了“超大城市”。对比原有标准,此次城市人口规模的“门槛”有了普遍提高。“门槛”提高的背后,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认为,“新标准的出台对城市发展规划更大的意义在于一种导向”,体现了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模式优化。

作为城市规划者,对城市的增长边界需要有一个前瞻性的把握,简单说就是要事先划好线,而不是放任它自由生长。事实证明,城市自由蔓延的速度往往超出规划者的想象。为大城市“划界”将“倒逼”城市走集约发展之路,这不仅不会影响城市民生用地,还会有效遏制“大城市病”。

在“全域成都”规划的指导下,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未来成都既不是以中心城区为圆心向四周铺展,也不是星罗棋布地分散发展,而是以交通网络连接的城镇走廊(密集发展区)与乡村协调同步发展。通过吸取我国其他大城市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利用后发优势,更好地进行整体的规划建设。

通过严控中心城区规模,将常住人口界定在700万上限,再按照大城市规模和标准建设7个卫星城,疏解中心城区功能与人口。科学布局市域城镇体系,引领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城镇新体系,有利于分散递减城市无限集聚的压力。

本文共8页 12345678
[相关:城镇化]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蒲薇 杨彩华 刘飞]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