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义奇:从红星桥(一号桥)到新南门 半城风流红星路
锦江剧场坐落在华兴正街上,它的前身是名声在外的“悦来茶园”。清宣统元年(1909年),成都著名实业家樊孔周集股银2万两开办了“悦来茶园”。著名川剧班“三庆会”长期在此演出,影响颇大。茶园唱戏,逐渐成为成都时尚,但一开始不准女客进入茶园,否则以“有伤风化”论处。抗战期间教育家叶圣陶就经常在这里看川剧,他称赞锦江剧场“建筑甚宽舒,休息处所作回廊,廊外有树木花卉,为他处所少见”。1952年,悦来茶园被拆,修建了“锦江剧场”。
除了川戏与茶园,华兴街是最出名的“好吃街”。由于街道狭窄,这里没有高档酒楼,全是最为地道的成都小吃。
东较场:掷李子引发的“教案”
四圣祠有北街、西街、南街。街内旧有供奉孔子门下曾参、颜回、子路、子由四弟子的祠庙,街因祠得名。《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进入内地,废祠庙,建教堂,开医院……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愤怒的成都群众将教堂医院捣毁,酿成波及全川的“成都教案”。
东较场发生过两起锲入近代史的大事。
一是清宣统三年辛亥十月十八日(1911年12月8日)的“成都兵变”,仅全省藩库银一项,乱兵们就抢走800余万两。另外一起,则是光绪二十一年端午节(1895年5月28日)震动中外的“成都教案”。
清朝中叶后,成都人到绿营操练场地——东较场举行传统“打李子”的活动,成为中国城市狂欢序列里甚为奇特的风俗。
端午节前后正是李子上市季节,端午节当天,肩挑箩筐售卖李子的小贩,简直无法计数。“向例在城东南角城楼上举行,上下对掷如雨,聚观者近万人。”(徐心余《蜀游闻见录》)投掷场地逐渐不局限于城楼,东校场把激情与挑逗铺排开,男人中者多福进财,远处的女人中者多生贵子,形成暴力与媚眼交相辉映的狂欢节,曾有一次超过6万人参加东校场打李子活动的记载……
1895年5月28日当天,洋教士斯蒂文孙、启尔德从四圣祠街的英国福音堂医馆前往东较场看热闹。由于人多,拥挤不堪,身着挺阔衣服的洋人被推得东倒西歪,衣服上沾满了娃娃们的手爪爪印,这已让洋人怒不可遏了。洋人把几个推搡他们的小孩拉进四圣祠街的福音堂教训一番,由此引发了“教案”。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