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义奇:从红星桥(一号桥)到新南门 半城风流红星路
红星路故事之叁段
小程
红星路三段南起东大街、城守东大街交会口接红星路四段,北止总府路、大慈寺路交会口接红星路二段,东侧跨金玉街、江南馆街及东锦江街,西侧跨大科甲巷及联升巷,长542米。1964年扩建原上、中、下北打金街,建成此路, 1966年定名红星中路三段。1981年地名普查时以红星路为主地名,重新按序命名。近年红星路三段(步行街)街区综合改造工程完成后,道路为立体,下为隧道,上成为著名的商业步行街。
江南馆街:昆曲入蜀始于此
江南馆街东起中纱帽街,西止红星路三段(对大科甲巷),北侧跨兴业里,虽然仅长200来米,但它的故事却多之又多。昔日多为平房建筑,有不少汽车配件商店,成都市服装鞋帽工业用品公司及北糠市街小学也在此。清代,江苏、江西、安徽等省长江以南旅居成都的人士联合在此修建江南会馆,街以此得名。
江南会馆位于大慈寺西侧,里面神位极多,戏台多达7座,随时都在办神会——演戏。名谓“乐神”实为乐人,因而冠盖云集,在成都堪称人文荟萃之地。光绪年间,江苏盱眙人吴棠出任四川总督,后署成都将军,他特意从江苏昆山训练一批唱昆曲的科生,来成都供官场宴乐,号“舒颐班”,取开口而笑之义。这个戏班后来留在了成都,蜀有昆曲自此始。“舒颐班”在成都除入署演戏外,曾开办科班,“选垂髫童子廿余人,日夜教习歌舞……游燕之娱,一时倾成都。”“舒颐班”的演唱又与川剧融合,对川剧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成都历史]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张义奇]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