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伟义:李白、《蜀道难》与蜀道
唐代孟棨《本事诗·高逸》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於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人’。”贺知章也是著名诗人,当时为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是皇帝的近臣,因而人称“贺监”。李白结识“贺监”,并送上得意之作,难免有结交权贵、沽名钓誉的功利之嫌。他自己在《对酒忆贺监二首》序中说:“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蜀道难》不仅使李白沽得“谪仙人”之名,而且钓得“金龟换酒”之誉,并进而换得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进一步推荐,使他享受到玄宗皇帝“降辇步迎”(唐范传正《李公新墓碑并序》)的最高礼遇。可叹的是,“谪仙人”之名只换得供奉翰林之职,难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加上他欣赏“谪仙人”之名而自视为“仙”,作风桀骜,在度过一段狂放纵酒的生活后,他上书请还,终至赐金放还。李白的这段仕途经历,可以说是成也贺知章,败也贺知章!就《蜀道难》而言,成也《蜀道难》,败也《蜀道难》!
李杜笔下迥异的蜀道
蜀道,即古代出入蜀地的通道。唐代的蜀道主要有两条,一是自三峡溯江而上的水道,二是长安通往成都的官道,翻秦岭过巴山,路途艰险,即陇蜀道。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说,除富庶的江南外,蜀地就算当时最繁华之地了。所以,引得众多文人出入蜀地。“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贾岛、李商隐、温庭筠等诗人都先后出入蜀地。高适、韦庄还在蜀中为官,岑参入蜀后竟终老于此。其中最为知名的,当数李白和杜甫了。在描写蜀道的诗歌中,最著名的是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从陇蜀道到达成都的两组二十四首纪行诗了。
[相关:蜀道]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肖伟义]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