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做大经济发展底盘 形成发展大气场
大核酸研究院
诺奖得主在蓉布局 打造全球大核酸产业链最健全区域
9月7日,在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推进校地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成都探索再开新局,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四川大学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高新区举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牵手国际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成都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示范园”,共同打造世界生物医学材料中心。
今年3月,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同月,“创业天府·菁蓉汇”生物医药专场活动上,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杰克·邵斯达克,在蓉共建的邵斯达克成都高新大核酸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该研究院直指产业链高端,推动大核酸研发及产业化,将成都高新区打造成全球大核酸产业链最健全的区域。
从开建到布局,仅过去了半年。在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直面未来产业的生物城正在加速呈现。据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筹备执行组组长鲜荣生表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筹建初期工作已完成,截至目前,天府国际生物城招商工作入库项目149个,其中已签约项目20个,拟签约项目17个。已签约及达成合作意向团队中含诺奖团队2个,两院院士团队1个,国家团队4个,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团队9个。
据悉,为全力促建重大项目,成都市全力推进14个省重大产业项目、137个省重点工业及技改项目、412个市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同时,加强经信、投促等部门之间的工作联动,制定落实重大项目移交促建制度,积极促进251个新引进重大工业注册项目早开工。
积极指导区(市)县完善工业园区规划,加快构建“3+N”工业园区布局,天府新区直管区和新津县共建大创造西区产业园、高新区和双流区共建国际生物产业城等顺利推进;研究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及支持政策,推进中德、中韩、中法、中古等合作园区规划建设;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机制,制定《关于加快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依托市级国有平台公司设立产业园区投资发展基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为牵引,以投资强驱动,成都正做大经济发展底盘,形成发展大气场。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