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菡做客成都《金沙讲坛》:温柔的能量
怎么做到善?首先,不可以不假思索发表你的感觉,你说正不正确我表达一下又何妨,但问题是沟通中表达是有着极强外在影响力的,一句话并非你说完了就完了,它会对你的沟通对象产生巨大的影响,你的评价,你对他的印象和感受会影响他的情感甚至切身利益。其次,说话一定要注意场合,在场还有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工作关系,利益关系,感情关系,角色关系等等。
前几年,网上做了一个调查,“你最讨厌别人说什么?”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十位的是各种不同关系的沟通,比如学生最讨厌老师说什么,孩子最讨厌父母说什么,丈夫最讨厌妻子说什么,领导上下级之间互相讨厌说什么。排在第一位的很特殊,那就是“我这人心直口快,你别介意。”这句话为什么这么受人讨厌,是因为它往往意味着对别人进行了不负责任的伤害,潜台词是,“我说完就完,你别介意,如果介意那就是你的问题了。”难道你们不觉得这种人际交往态度太霸道了吗?伤害别人还不许别人介意,所以它也许是真,但绝非是善,也称不上是真诚。
近几年又有一个相同的调查,这回排在第一位的是“我是为你好,不为你好还不说呢。”大家看,是不是和之前那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处?
遵循吸引规律少走弯路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眼界不同,交往的人也各不相同,这就带出了一个吸引规律。什么人和什么人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关系?我们更容易吸引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喜欢我,什么样的人会不喜欢我?如果知道了这样的规律,那在人际关系相处中最起码可以少走弯路。
这是个什么样的规律呢?用专业的语言描述,至少包括邻近律、相似律、互补律、对等律这四个规律。简单地解释,那就是与你空间距离近交往多的人;与你相似的人,如经历像,个性像;与你互补的人,表现在能力和某些价值观念相近或互补;在社会交往资源占有与付出上与你对等的人。
了解了这些规律,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什么样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呢?我想到这样三点:第一点,要想关系好,一定要多交往。很多人羡慕A和B的关系好,他们为什么会关系好?除了上面的吸引规律外,秘诀无疑是他们两人相处的时间多,有固定的时间交集。比如男女恋爱就需要时间来撮合,工作之中需要时间来配合,生活之中也需要时间来调和等。

- 上篇文章:白郎新作《山河万朵——中国人文地脉》 在山河与地脉中取暖的人
- 下篇文章:朱殊:大都市的市民愿景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