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天籁实验阵列”首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事件
2022-04-25 11:54:01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快速射电暴是广袤宇宙中的一种射电波剧烈爆发的现象。它一般“神龙见首不见尾”,闪现几毫秒,便再无踪迹。

《天文学家电报》近日报道,国内首个暗能量探测实验设备——“天籁实验阵列”发现一例新的快速射电暴。该快速射电暴位于猎犬座方向,被探测到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022年4月15日凌晨1时26分40秒。

“这是天籁实验阵列首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事件,也是国内首次用射电阵列探测到快速射电暴。”4月24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天籁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指出。

快速射电暴是天体物理学中一个非常年轻的新兴领域,2007年,人们首次发现快速射电暴。事实上,它并非罕见事件,每天大约有上千起快速射电暴事件的信号抵达地球。

“它可能出现在天空中的任何方向,其爆发时释放的能量可以达到太阳数天甚至一年的能量。由于其释放的能量十分巨大并可能在遥远的宇宙中被探测到,快速射电暴有望成为人们探索宇宙的重要途径。”陈学雷说。

但是,快速射电暴持续的时间实在太短了,这让捕捉和探测成了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更不用说寻找和定位其来源了。因此,“关于快速射电暴的起源,目前尚不明确。天文学家提出了很多模型和假说,一般认为,其与致密天体有关。”陈学雷表示。

以往的研究发现,这些爆发会发生色散。也就是说,快速射电暴爆发时会产生一个射电波,当射电波穿过物质时,它们会发生“扩散”,或者说产生色散,频率较高的部分传播速度稍高于较低的部分。

“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估算事件发生地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在已发现的快速射电暴中,这次探测到的快速射电暴是属于非常明亮的一个,这次爆发来自远远超出银河系之外的宇宙空间。根据星系际物质的平均色散量估计,其距离我们最远可达约33亿光年。”陈学雷介绍。

此前,“中国天眼”也探测到不少快速射电暴。“相比‘中国天眼’,天籁实验阵列的优势在于望远镜的视场很大,使用数字波束合成技术,可以同时监视天空多个方向,本事件也是国内首次使用合成波束技术探测到的快速射电暴。”陈学雷说,这一技术更适合快速射电暴的盲寻,找到后也可为“中国天眼”等其他射电望远镜提供预警,这将有助于科学家尽早揭开快速射电暴的神秘面纱。

陈学雷介绍,天籁实验阵列位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的红柳峡观测站,共建有柱形和碟形两种样式的天线,主要开展中性氢巡天实验,可用于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暗能量等相关宇宙学前沿问题。红柳峡观测站始建于2014年底,其中,柱形阵列快速射电暴探测系统于2021年秋季安装部署,并于2021年底开始试运行。

本文共1页 1
来源 科技日报  |   作者 科技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科研】新闻
《自然》公布影响2022年科学进程十大人物 北京大学基因组学研究人员曹云龙入选
《通讯-生物学》生态学研究论文:感染寄生虫的狼更可能成为狼群首领
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发现约2000万年前猬亚科新属种化石 牙齿特别食性特殊
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发现约2000万年前猬亚科新属种化石 牙齿特别食性特殊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绘制世界首幅全球树种多样性对森林抵抗力影响空间分布图
“天籁实验阵列”首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事件
《科学报告》发表动物行为研究:鱼会做加减法?5以内,会!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发现最早猫头鹰化石 600万年前竟然不是“夜猫子”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发现最早猫头鹰化石 600万年前竟然不是“夜猫子”
国际最新人类学论文:野生黑猩猩使用工具或是通过社会学习
[下篇文章] 25日至26日南方地区有明显降雨过程 冷空气影响东部地区
[上篇文章] 对话新经济人物丨千千惠创始人陈家鼎:私域流量是本地生活平台流量变现的重要手段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