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绘制世界首幅全球树种多样性对森林抵抗力影响空间分布图
2022-09-21 09:54:49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20日发布消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汪涛研究员等最新绘制出世界上首幅全球树种多样性对森林抵抗力影响的空间分布图,可为旱区造林绿化、稳定森林碳汇功能提供科学依据。团队研究发现,保护树种多样性,可显著提升森林应对干旱的抵抗力。

这项全球变化领域生态研究的重要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9日夜间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线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助理研究员刘丹博士介绍说,据经典生态学理论预测,物种多样性越高,生态位互补效应越大,生态系统抵御外界环境胁迫的能力越强。然而,关于树种多样性高的森林能否有效抵御极端气候事件冲击这一问题,过往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少数生态系统类型研究,缺乏对全球森林的整体认知。

基于此,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利用全球70多万个森林样方的树种多样性监测数据,并结合森林生长应对干旱抵抗力的遥感观测分析结果,通过解析树种多样性对森林抵抗力的影响机制,成功绘制出世界上首幅全球树种多样性对森林抵抗力影响的空间分布图。

该团队研究发现,树种多样性高的森林一般具有较强的抵御干旱能力,但树种多样性的促进效应在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水分和干旱特征是导致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差异的关键驱动力,即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树种间竞争减弱或者互惠增强,树种多样性对森林抵抗力的促进效应也显著增强。这项研究结果验证和发展了多个经典生态学理论与假说,也丰富了经典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的内涵。

论文通讯作者汪涛研究员指出,中科院团队绘制的全球树种多样性对森林抵抗力影响的空间分布图表明,在全球近一半森林区域增加树种多样性可显著提升森林应对干旱的抵抗力。他认为,在当前树种单一的人工纯林开展多树种混交造林,将显著提升森林抵抗力,以旱区提升空间最大。

汪涛表示,根据他们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碳中和背景下,旱区有可能成为造林绿化的“主战场”,相关政府决策部门可考虑将恢复与种植丰富多样的树种纳入旱区造林绿化政策,以缓解未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森林碳汇稳定性的影响。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孙自法
点击阅读更多【科研】新闻
《自然》公布影响2022年科学进程十大人物 北京大学基因组学研究人员曹云龙入选
《通讯-生物学》生态学研究论文:感染寄生虫的狼更可能成为狼群首领
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发现约2000万年前猬亚科新属种化石 牙齿特别食性特殊
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发现约2000万年前猬亚科新属种化石 牙齿特别食性特殊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绘制世界首幅全球树种多样性对森林抵抗力影响空间分布图
“天籁实验阵列”首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事件
《科学报告》发表动物行为研究:鱼会做加减法?5以内,会!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发现最早猫头鹰化石 600万年前竟然不是“夜猫子”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发现最早猫头鹰化石 600万年前竟然不是“夜猫子”
国际最新人类学论文:野生黑猩猩使用工具或是通过社会学习
[下篇文章] 从守护“沙漠天路”的梭梭树,看容声冰箱的绿色发展“共创模式”
[上篇文章] 泗阳一名1岁婴儿喉咙被火腿肠卡住 120调度员秒切“双核模式”化险为夷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